360度绩效考评虚拟仿真项目
360度绩效考评虚拟仿真项目视频介绍
一、实验简介
绩效考核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课内实验尚无相关仪器设备作为保障,课程授课难度较大甚至无法开展,传统教学方式效果无法保障。所有专业学生想参与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中难度较大,且在实习岗位上很难参与到绩效考核的全流程与全环节。
在绩效考核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若出现错误,很可能给企业员工带来很大的情感伤害,甚至导致争议,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损失,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则能够以极低的试错成本来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成长进步。
在学习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智能制造业全景运营系统模拟企业管理过程中,使学生在模拟运营中了解360度绩效考评各个环节的知识,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快速掌握360度绩效考评这一专业化比较强的专业知识。
二、实验教学目标
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与真实企业案例场景相结合,帮助学生进入360度绩效考评的企业场景进行实操,真正把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结合,提升和加强学生360度绩效考评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验课时
(1)实验所属课程课时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课时
课程名称 | 课时 | 适用专业 | 备注 |
360度绩效考评实验 | 2.2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课内实验 |
(2)该实验所占课时: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绩效虚拟仿真实验为2.2课时,具体分配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课时分配
序号 | 实验项目 | 课时 |
1 | 绩效诊断评估 | 0.3 |
2 | 制定公司目标 | 0.2 |
3 | 制定部门目标 | 0.2 |
4 | 制定员工目标 | 0.2 |
5 | 选择绩效考核方法 | 0.2 |
6 | 绩效监控 | 0.2 |
7 | 绩效评价 | 0.2 |
8 | 绩效反馈面谈 | 0.2 |
9 | 绩效改进 | 0.3 |
10 | 绩效结果应用 | 0.2 |
小计 | 2.2 |
四、实验原理
( 1)实验原理(限 1000 字以内)
知识点:共 10个
1.关键绩效指标(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
2.平衡记分卡(BSC):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3.360绩效考评:该方法通过员工自己、上司、下属、顾客等不同主体来了解其绩效。
4.绩效计划:寻找企业的组织目标,制定部门计划总目标,最后完成绩效任务书。
5.领导风格:领导情景理论将领导划分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维度;路径一目标理论将其分为四种领导风格指示型领导、支持型领导、参与型领导、成就指向型领导。
6.绩效信息收集:工作日志法、抽查或检查法、观察法、关键事件法。
7.绩效辅导风格分析:教学型风格、学习型风格。
8.绩效评价方法:配对比较法、图尺度量法、混合标准量表法等。
9.BEST法:通过BEST法,从描述行为、表达结果、征求意见、着眼未来等方面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帮助员工改善绩效。
10.汉堡法:通过汉堡发法进行绩效面谈帮助员工改善绩效。
( 2) 核心要素仿真设计 (对系统或对象的仿真模型体现的客观结构、功能及其运动 规律的实验场景进行如实描述,限 500 字以内)
1)场景漫游:在360度绩效考评虚拟仿真系统中,学生可在系统中完成认知学习,包括实验场景、实验对象、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掌握所有实验项目流程,与实际企业操作完全一致。
2)基于真实设计资料及测试数据的数值仿真:包括试验对象(被考核员工)、案例呈现、工作流程均参考实际企业案例、环境等实测数据资料。
3)面向360度绩效考评虚拟仿真系统设计及组织实施流程:在基于360度绩效考评虚拟仿真系统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与真实企业案例场景相结合,帮助学生进入360度绩效考评的企业场景进行实操,真正把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结合,提升和加强学生360度绩效考评实践操作能力。
五、实验教学原理与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线上主要采用情境体验、实践操作、视频学习等体验式教学;线下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团队研讨、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
1.情境体验法
(1)使用目的
情境体验法的使用目的是要通过再现企业中使用360度考评法进行绩效考核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360度绩效考评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360度绩效考评的方法和技能,弥补真实情境中事件发生不可控、现场教学成本高等现实问题。
(2)实施过程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采用情境体验的方法体验考核目的确定、被考核者分类、指标选择、权重设定、评分标准设定、绩效考核表生成、考核者选择、评分权重设置,最终评分汇总表生成等一系列情境。
(3)实施效果
本情境体验法让学生直观体验场景和相关角色,主观感受得到了强化,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犹如身临其境,很自然地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并掌握结果反馈等环节的内容。
2.实践操作法
(1)使用目的
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实际的360度绩效考评技能,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正确牢固地学会360度绩效考评方法,提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解决企业管理中运用360度绩效考评法进行绩效考核的场景应用。
(2)实施过程
如在绩效工作分析环节,首先学生根据案例内容对绩效考核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主要是对企业员工目前绩效考核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预期达到的绩效考核目标进行设计和预估,并分析要达到预期的绩效指标,所需付出的绩效工资。
(3)实施效果
线上的实践操作法帮助学生积累了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运用360度绩效考评法进行绩效考核的经验,体会了运用360度绩效考评法进行绩效考核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差别,对绩效考核的过程由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3.视频学习法
(1)使用目的
通过视频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运用360度绩效考评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熟悉本虚拟仿真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方法、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为正式开展实验打好基础。
(2)实施过程
在实验开始前,首先概述视频的内容,根据视频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思考;其次,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态度;然后,提问学生,让学生总结视频的内容、重点以及自己疑惑;最后,评价学生的总结,并为学生解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方法的。
(3)实施效果
通过视频学习,对学生进行实验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帮助他们掌握实验流程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企业360度绩效考评考核的实验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
4.角色扮演法
(1)使用目的
线下的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通过扮演360度绩效考评中的角色,让学生练习巩固实验中的考核目的确定、被考核者分类、指标选择、权重设定、评分标准设定、绩效考核表生成、考核者选择、评分权重设置,最终评分汇总表生成等内容,进一步掌握处理的技巧,更好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
(2)实施过程
在考核目的确定、被考核者分类、指标选择、权重设定、评分标准设定、绩效考核表生成、考核者选择、评分权重设置,最终评分汇总表生成等各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分工负责其中的部分内容,体会每一个工作环节在360度绩效考评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和起到的作用。
(3)实施效果
角色扮演法把虚拟仿真实验中所学到的360度绩效考评的操作内容和实际经验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仿真模拟实际中人力资源工作者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的情景,给予学生模拟扮演角色进行360度绩效考评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体会到360度绩效考评不只是课堂上的知识,而是和人力资源相关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
5.团队研讨法
(1)使用目的
团队研讨是为了让学生针对360度绩效考评的各个环节,针对有限的材料,利用团队的优势,促进交流和互动,发展学生整体搭配、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利用头脑风暴,解决在运用360度绩效考评法进行绩效绩效考评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实施过程
在实验中,团队研讨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如在绩效指标体系设计与绩效数据处理环节,学生拟定好绩效的具体指标之后需要在线下与团队研讨,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每一个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团队研讨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不当之处。
(3)实施效果
通过团队研讨,学生能够在反馈、反思、共享的基础上学习企业360度绩效考评的工作流程。
6.案例分析法
(1)使用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法,针对个别的360度绩效考评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运用大数据进行智慧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实施过程
线上平台提供与实际企业相关的360度绩效考评考核案例,学生可根据各个案例进行分析和操作。线下教师提供案例分析材料,让学生分组分别讨论案例,找出360度绩效考评的方案,派代表进行说明,全体讨论,挑选出最理想的方案,最后教师进行整理总结。
(3)实施效果
案例分析法为学生分析现实的智慧绩效考核提供了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实验中所学到的360度绩效考评理论知识及操作步骤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和自主分析的能力。
六、实验步骤
( 1 )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共 10 步
C为每个步骤评价值,B为每个步骤的实际得分,A为每个步骤的满分
(2)交互性步骤详细说明
1)绩效诊断评估
2)制定公司目标
3)制定部门目标
4)制定员工目标
5)选择绩效考核方法
6)绩效监控
7)绩效评价
8)绩效反馈面谈
9)绩效改进
10)绩效结果应用
七、实验结果与结论
(1)是否记录每步实验结果:R是 £否
(2)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R实验报告 R心得体会 其他
实验完成后,根据学习前测试、实验操作、学习后测试、实验心得体会等多方位的综合评价,可生成综合实验评价报告。
(3)其他描述:无